讓數據多跑腿,百姓少走路 央視新聞聯播點贊平安智慧城市“i深圳”




8月30日,央視《新聞聯播》就提升服務業水平助力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報道。在相關報道中,央視特別提到了平安智慧城市“i深圳”平臺。
今年以來,我國新興服務業逆勢增長,上半年同比增長7.9%。其中,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,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成為今年中國服務業發展最搶眼的亮點。在深圳,平安智慧城市“i深圳”平臺讓市民辦理多個事項,無需攜帶相關證件,實現了個人證件信息數字化流轉。
在實際操作中,“i深圳”APP讓數據多跑腿,讓百姓少跑腿,大幅提升了老百姓幸福感。以前不少老百姓經常遇到滿頭大汗跑到辦事大廳辦事,才發現忘帶證件的情況。現在老百姓辦事忘帶證件沒關系,可直接通過“i深圳”APP進行“碼上辦事”。
2019年12月,平安智慧城市在“i深圳”打造全國首創區塊鏈電子卡證平臺,實現證照匯聚、一碼通行。“i深圳”根據區塊鏈技術的不對稱加密防篡改、可追溯的特點,結合網上移動化申辦,構建去中心化的證照目錄體系和認證機制,對“i深圳”電子證照進行安全管理和共享使用。用戶登錄“i深圳”后,即可查看本人名下由政府頒發的電子證照,包括居民身份證、駕駛證、行駛證和公積金卡等,并可通過本人核驗后快速辦理與證照關聯服務。由于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使用效力,不會丟失、安全可靠,只要“i深圳”APP在手,隨時隨地可在指尖上辦理業務。
截至2020年8月份,“i深圳”區塊鏈電子證照應用平臺,已支持50類電子證照上鏈、線下大廳掃碼授權用證辦事、線上授權他人查證(疫情防控期間,上線租房易,滿足人們“零接觸”需求),全面提升市民服務體驗和政府辦事效率。此平臺整合了上億條數據項,惠及深圳2000萬市民,350萬商事主體。
如何在上千項服務中為用戶精準定位所需服務,是城市級移動服務平臺面臨的痛點、難點。由平安智慧城市打造的“i深圳”APP,依托平安BCID區塊鏈、市民服務AskBob等技術,推出了區塊鏈電子證照、AI智能客服、無感申辦、千人千面、秒批服務等創新模塊,現在市民在“i深圳”APP即可一站式享受社會保障、醫療健康、交通出行、警務安全、生活繳費、電子證明、游玩預約、文體資訊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服務,包括應屆畢業生接收、居住證簽注和申領、汽車搖號和競價、乘車碼、公積金提取、實時公交、交通違法查詢處理、外地車通行證辦理等高頻服務,“i深圳”APP漸漸地成了24小時陪伴在市民身邊的生活“好幫手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“i深圳”AI客服機器人“深小i”支持深圳市市級和10個行政區的生育收養、社會保障人力資源、安全生產、設立變更等50多個主題,4000多條市民和常用服務內容的查詢問答,并且首創“聊天辦事”場景,即通過多輪人機對話,聊著天就能把事辦了,例如“公積金自助辦理服務協議”,和“深小i”機器人進行語音對話互動,即可完成在線簽訂,提升辦事效率的同時,“聊”出群眾滿意度。
據了解,由平安智慧城市打造的“i深圳”APP,自2019年1月11日上線后,已匯聚7696項服務以及55類電子證照和電子證明,全市95%以上個人事項和70%以上法人事項已實現掌上辦理。截至目前,“i深圳”APP累計下載數超1800萬,注冊用戶數1099萬,累計訪問量超10億。
作為“i深圳”APP開發商,平安智慧城市以實現優政、興業、惠民為目標,致力于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,累計服務118個城市、近60萬家企業、超8,700萬市民。在優政方面,平安智慧政務一體化平臺幫助政府從管財、管效、管環境等多個方面提升管理效率,智能政務系統落地25個城市、52個委辦局;在興業方面,智慧市場監管平臺覆蓋600多個監管場景、8,000多個風險點,企業風險預警準確率達90%以上,企業風險攔截準確率高達85%;在惠民方面,平安智慧醫療覆蓋全國90個城市,服務超1.7萬家醫療機構,平安自主研發的輔助診療工具AskBob已幫助約41.3萬名醫生提高診療效率和能力。